新疆哈萨克族的饮食文化——酸奶疙瘩
(来源:天山网 日期:2019年06月26日 浏览:次
加入收藏
)
天山网富蕴讯(记者刘霞摄影报道)哈萨克民族绝大部分按季节转移牧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此,在漫长的历史中,他们创造了具有独特而又浓郁民族色彩的饮食文化,且不断发扬光大。哈萨克民族的饮食文化也与其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渗透着畜牧业和草原游牧生活的浓郁色彩。近日,记者在新疆阿勒泰富蕴县的萨依恒布拉克夏牧场,切身体会了哈萨克族的饮食文化。
酸奶疙瘩,哈语是苦勒提。将牛奶或羊奶煮沸,凉温倒入沙班,加酸奶发酵,每天用棒槌捣动,促其发酸,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乳汁与脂肪会被分离,直到油水分离,浮到沙班上端之油即为酥油。
在日常生活中,奶类和肉类是他们的主要食物,面食是次要的食物,蔬菜吃得很少。肉食主要有羊肉、牛肉、马肉、骆驼肉,做法以煮、熏、烤三种为主。因常年以游牧生活为主,哈萨克民族的食物也多以便于长时间保存和携带为特点。
哈萨克有句谚语说:“奶子是哈萨克的粮食。”这足以见得奶制品在哈萨克族饮食中的分量。奶制品的种类主要有鲜奶子、酸奶子、奶皮子、奶豆腐、奶疙瘩、酥油、酥酪、奶糕、马奶酒等等。每一种奶制品,哈萨克族都是纯手工制作。
在萨依恒布拉克夏牧场,记者有幸目睹了哈萨克族制作酸奶疙瘩的全过程。
酥油理肺健胃,是哈萨克人待客之佳品。
余下酸奶用锅熬到水乳分离状,并需不停搅拌。
将锅里的奶盛出来,再倒入毛线袋中,让其水分流出,形成软块状酸奶。
等酸奶稍微成型之后,再掰碎晒干,即成酸奶疙瘩。软硬程度也可以根据晾晒的时间而决定。此外,也可以将挤去水份的酸奶酪用手制作成圆形的酸奶疙瘩晾干。
酸奶疙瘩是哈萨克主食之一。酸奶疙瘩是哈萨克民族乳制品中最基本的一种食物,所以哈萨克民族有这样的谚语:六块酸奶疙瘩就是饭。
如果你能在草原上品尝到这些,相信你更加会爱上这里—萨依恒布拉克夏牧场。
上一篇:新疆特色饮料——酸奶
下一篇:骆驼奶的多重美容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