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国内大型骆驼科动物栖息在两种不同的沙漠环境:单峰骆驼(Camelus dromedarius)—来自非洲、中东和南亚等炎热的干旱国家,以及双峰骆驼(Camelus bactrianus)—中亚寒冷的沙漠。骆驼尽管有大幅增加,在全球范围内骆驼肉的消费量仅占全球的0.62%,饲养干旱土地的骆驼红肉消费量仅为2.52%(Faye et al.2013)。但是,由于高质量需求的不断增加,所提供的蛋白质不足,骆驼肉的消费量可能更多在毛里塔尼亚、索马里、海湾等国家中,这一比例超过20%西撒哈拉等国家。在干旱国家投放骆驼肉,可能是一种反应人体所需优质蛋白和营养能量需求定性和定量的有效方法。
骆驼肉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单峰驼和双峰驼。两种物种之间已经发表的相关比较其肉类信息很少,直到最近才关注氨基酸组成(Raiymbek et al.2015)。本研究旨在比较双峰和单峰驼的脂肪酸谱,胆固醇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通过使用判别分析来识别骆驼肉更具辨别力的脂肪酸。从九只单峰驼和双峰驼中采取六个肌肉,并分析其脂肪酸参数和胆固醇含量。普通驼肉平均脂肪酸之间比肌肉之间的比例更高。物种之间的主要区别脂肪酸(100%分类良好的样本)为C15:0,C17:1,C14:1,C20:0和C18:0。胆固醇水平也有显著差异,双峰肉中的胆固醇含量(53.6±12.5 mg / 100 g)与单峰驼肉(49.4±11.2 mg / 100 g)相比更高。然而,双峰驼肉的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1.196±0.148)低于单峰骆驼肉(1.379±0.109)。尽管骆驼肉的胆固醇低,脂肪含量低,动脉粥样化指数高,因此对于饮食红肉的兴趣是不利的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