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采用转录组(Transcriptome)研究对肿瘤发生与发展分子机制影响了肿瘤治疗形式的改变,从整体水平研究基因功能以及基因表达水平,揭示特定生物学过程以及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分子机理,从而提高了肿瘤的治疗效果。Levin等采用新一代测序与靶向RNA-seq结合的方法,对一种癌的转录组进行测序,确定了467个肿瘤相关的基因,此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可以检测低丰度基因的序列变异和新的融合转录本;Shah等采用RNA-seq检测卵巢颗粒细胞癌转录组,发现了新的候选癌基因FOXL2(forkheadbox L2);Pfluege等采用新一代RNA测序研究人前列腺癌的转录组,发现存在non-ETS(non-E-twenty six)基因的融合。

驼乳乳清蛋白中含有大量生物活性蛋白,如免疫球蛋白、乳白蛋白、乳过氧化物酶、溶菌酶和乳铁蛋白等,其中乳白蛋白本身并不拥有任何抗菌活性,然而当它的构象发生特定变化后,就获得了抗菌和抗肿瘤的特性。近年来,对驼乳的防癌抗癌作用也有了初步研究。王初一、郭建功等发现苏尼特双峰驼鲜驼乳与其自然发酵乳对小肝癌肿瘤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小鼠肝癌肿瘤组织的表达有下调作用,并具有增强肿瘤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2014年新疆大学杨杰的论文《新疆双峰驼乳抑癌活性蛋白组分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中提到为了探索驼乳有效组分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的内部机理,她研究了新疆双峰驼乳抑癌活性组分并进行了筛选;研究采用RNA-Seq,2DE- MALDI-TOF/TOF-MS对处理24h的Eca-109细胞进行了差异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分析。基于RNA-Seq数据,比较了Eca-109细胞在TR35作用下基因的差异表达,以log2Ratio\(4mgA/conA)>=1和FDR ( False Discovery Rate)<=0.001为筛选条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筛选,得到上调的基因共259个,表达下调的基因共145个;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代谢途径分析表明:驼乳有效组分对Eca-109细胞的影响涉及多个生命过程,细胞过程和应激反应的调节,说明驼乳有效组分对Eca-109细胞的影响是多方面协同作用的结果。进一步对表达上调基因和表达下调的基因的功能进行了分析讨论,结论显示大部分差异表达的基因与癌症发生发展相关初步揭示了的抑癌作用可能与氧化应激、能量代谢及生物合成相关,与线粒体功能相关,杨杰的研究在转录组和蛋白质水平上探讨了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为我们以后深入探索其内部机理提供了实验基础。